职业生涯的三个阶段

栏目:精选美文 发布时间:2025-02-21
在职场这个大江湖,有的人混得如鱼得水,有的人过得郁郁寡欢,空有一身“武艺”却无法施展。

在职场这个大江湖,有的人混得如鱼得水,有的人过得郁郁寡欢,空有一身“武艺”却无法施展。

说到底,作为职场人,很多时候并不是我们的能力比别人差,而缺乏在职场发展中的“远见”。

想要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有更好的发展,获得更高的长期回报,我们需要具备职场的远见思维能力。

职场发展是一场马拉松,拼的是耐力与策略,不仅要有战略上的远见,还要有针对不同阶段的职场生涯做出合理战术调整。用跑马拉松的术语来说就是,在不同的阶段我们跑步的配速是不一样的,只有这样才能完成全程,并取得好的成绩。

随着环境的变化与生活条件的改善,我们的寿命在不断延长,退休年龄也在不断的往后延伸。从工作到退休,我们大部分的职业生涯都在35-45年左右,如果按照前中后跑马拉松的策略,我们可以把职业生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,每个阶段约10-15年之间。

 

职业生涯的第一个阶段:初入职场

这个阶段是我们初出茅庐,准备大显身手的阶段。也可以称为职场“热情期”,就是把“我热爱的”“我擅长的”和“公司需要的”这三部分交替进行。

此时的我们,会把精力聚焦在如何寻找自己喜欢与擅长的工作,如何在工作中实践自己所学,并获得他人认可等方面。

这阶段是我们从生涩走向成熟的阶段,但往往也是这个阶段我们容易陷入迷茫与混乱期,可能会因为不满意公司的很多规章制度而频繁跳槽,也有可能因为公司的发展与自己预期不相符而跳槽,还有可能单纯地不喜欢某个人而离职等。

在职业的第一个阶段,我们免不了会作出一些不恰当的选择,或者走弯路,这些都是职场人成长的必经之路。

在这个阶段,我们需要把关注点放在自己的成长曲线上,为接下来的漫长职业生涯储备能量。

比如,提高技术技能,考取含金量高的相关证书,让自己成为所在领域的专业人士;学习企业管理,企业发展策略,让自己拥有全局观,更好地理解公司的发展战略,围绕战略的核心提升自己的能力。

小结一下,在职业生涯的第一个阶段,我们要完成从“幼稚”到“成熟”的职场人心态转变,为第二阶段储备各方面必要的资源与能力。

 

职业生涯第二阶段:高光时刻

这是进入职场的第二个10-15年,经历第一阶段的生涩与迷茫期,在这个阶段是创造真正差异的阶段,也是展现自己能力的高光时刻。

进入这个阶段,我们中的大部分人都会从“执行者”的角色转变为“领导者”的角色。要想把领导这个位置坐稳,并步步高升,我们需要时刻留意自己的“巡航”高度,能从一个足够高的高度俯瞰全局,还需要具备很好的空中盘旋能力,在发现问题的上空不断盘旋,直到解决问题。

作为一名优秀的领导者,要能分析市场形势,找出问题与潜在的机会,同时,也需要具备快速发现目标,制定对策的能力。

这些能力都需要我们在第一阶段进行储备,才能迎来第二阶段的高光时刻。

如果错过了第一阶段的能力储备,在这个阶段我们要面临的是,更严峻的职场优胜劣汰规则。要么等着被淘汰,要么奋力直追,把第一阶段的差距浓缩到第二阶段一起发展,快速寻找成长能力的方法,并随时随地进行实践,以加快个人成长的速度。此时,我们的心态要稳,不能自乱阵脚。

小结一下,职场生涯的每一个阶段都是环环相扣,相辅相成的,这是职场远见思维的体现,万一错过了其中一个阶段,也不要慌,把所有的力量都往一个点上去突破,这样更容易出成绩,也能快速地提升自己。

 

职业生涯第三阶段:长尾效应

进入职场生涯的第三阶段,我们已步入中老年的阶段。有的人已经规划好自己的退休娱乐生活;有的人开始感到空虚,不适应休闲下来的时光;还有的人选择继续在行业里发光发热。

无论这一阶段的选择是什么,在这个阶段我们需要提前规划,让自己的身心都有一个慢慢适应的过程,让自己从“行动者”逐步转变为“建议者”的角色是一个很好的选择。在这个阶段,我们已经积累的丰富的经验与人生阅读,能更好地提出建议。

也可以成为企业的背后的智囊团,为他们在制定策略与企业发展规划方面出谋献策。在职业领域中有一个叫“教练”的职业,就是这类的角色,做企业或者CEO个人的顾问。

 

职业生涯的三个阶段都承担着不同的任务,它们都是我们职业生涯的重要见证,不要忽略了每个阶段的任务,做好长远的规划,才能在职场中更好生存与发展。